一、纳米科技在医疗上有哪些应用
简单说就是五大块,载药,成像,检测,器件,组织工程。
载药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给药量,改善生物利用度,增加靶向效果,降低毒副作用。
成像主要是为了发展新型的成像技术,以及造影剂的改进与开发。
检测主要是为了简化现有的操作,简化诊断标识,提高灵敏度和可信度,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器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嵌入式或者植入式的器件,微型化并提高集成度,以及纳米机器人的开发。不过这部分比较新,还没见到比较突破性的成果,现有的水平主要还是在体外做一些检测方面的工作,作为智能硬件来开发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
组织工程是过去生物材料领域的老本行,现在材料的和生物的都扎进去了,创伤修复,新的植入体材料的开发,以及植入体的表面修饰,做得都比较好。另外就是人工器官的开发,以及引入3D打印之后可能做到的完整的体外器官重构,这个现在虽然是概念,但是可以想见已经有不少人在做了。
纳米材料很容易做到功能的集成化以及微型化,具体一点说的话,其实就是把过去不可控,不可见的阶段,变得尽量可控,并可视化。药还是原来的药,只不过如同内裤外穿就变身超人,换装Cos之后就会使用魔法一样,疗效更好了。
二、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检测诊断、药物治疗以及健康预防等方面都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1纳米材料在医学检验诊断技术方面的应用生物医学起源于诊断,没有很好的诊断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医学诊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检验诊断手段、仪器已是各式各样,在其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纳米材料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纳米材料在检验诊断中应用主要有3个方面:①是利用纳米材料跟踪生物体内活动,对生物体内元素的积累和排除做出判断。②是利用纳米颗粒极高的传感灵敏效应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③是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去化验检测试样从而辅助治疗。在具体应用方面典型的有量子点的荧光效应。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效应,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等等。(1)量子点的荧光效应:以Ⅱ~Ⅵ,Ⅲ~V族的纳米材料量子点为例。与有机荧光分子相比,量子点具有许多特殊的光学性质: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不同尺寸或不同材料的量子点可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发光性能稳定,可实现对样品的长期实时追踪标记。这些特性可以很好的应用到生物分子的标记上。我国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将量子斑点纳米粒子标记法用于芯片DNA检测。其原理是利用半导体量子斑点纳米粒子能共价地交联于DNA、蛋白质分子而进行标记,发光性能稳定且发射光谱的宽度窄,因而具有超高灵敏度,利于芯片DNA的检测。(2)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效应:纳米磁性颗粒在生物检测上的应用是仅次与荧光材料。各种磁性生物探针,磁性跟踪材料都已发展到了实用阶段。洪霞嗍等选用葡聚糖包覆超顺磁性的Fe。O。纳米粒子,通过葡聚糖表面的醛基化实现与抗体的偶联,制得了Fe30/葡聚糖/抗体磁性纳米生物探针,在组装有第二抗体和抗抗体的全层析试纸上进行的层析实验表明该探针完全适用于快速免疫检测的需要.达到了层析免疫检测的目的。(3)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以做细胞分离试剂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例,实验表明将表面包覆单分子层的直径30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胶体溶液中,通过离心可以使所需要的细胞分离。杨箐_5J等撰文对聚合物纳米粒子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了探讨。证明了纳米聚合物粒子具有很好的吸附包覆作用,并已应用到动物型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美国科学家把某种纳米颗粒“粘”在生物分子上,然后利用纳米颗粒的发光特性研究生物分子的活动情况。
三、纳米技术是不是可以用到医学上
纳米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它是一种可食用的米呢,还是一
种像米一样的颗粒呢?实际上都不是。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米的十亿分之一。十亿分之一?太不形象啦。不妨
算算看:假设萝卜头的身高是1米。如果身高缩小到千分之一,也就是1毫米的时候,就只能
与一个句号比高矮了;再缩小千分之一,成为1微米,就没有头发丝粗了,一根头发还有70
微米粗哩!再缩小千分之一,就是1纳米的时候,萝卜头就小得用电子显微镜都看不见了。
纳米的尺度真是太小太小了。人们可以看得见1纳米大小的物质,看得见原子,
还得归功于新型显微镜的出现,这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于是就出现了一门新技术:纳米
技术,或者称毫微技术。
用纳米技术生产的材料,叫作纳米材料,它的特点是基本颗粒特别细微。我们通
常使用的常规材料的基本颗粒,看起来很细,实际上很粗。说细,也许它的直径可以细到几
毫米、几微米;说粗,是指它含几十亿个原子。而纳米材料,颗粒细微到只含几十个到几万
个原子。
由超细微的颗粒组成的纳米材料,展现出种种奇异的性能:
纳米铁的断裂应力比常规铁提高了12倍;
纳米铜的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
纳米陶瓷摔不碎;
用纳米级微粉制出来的录像带真正实现了高保真,图像清晰,噪音少;
……
人们对纳米的了解还很少很少,但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奇异的未来。
纳米只是一种技术 并不是一种材料 可以应用到医学上 也可以为制造药品服务 但是纳米本身是不会成为药品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森癌症中心正在探索一条通过纳米技术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
纳米是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科学家通过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微小的医疗仪器,只有在显微镜下面才能看见。科学家希望这种仪器能够帮助他们治疗身体中那些大型仪器无法介入的疾病。
科学家认为他们称之为量子点的纳米颗粒有朝一日可以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颗粒可以寻找出癌细胞中的蛋白质,然后将这些蛋白质标上记号以便它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被识别出来,这样可为日后治疗癌症提供方便条件。
洛杉矶分校乔森癌症中心的西蒙博士已将这项技术用于动物试验。
纳米技术还可以让药物直接作用于发病的细胞。这些小仪器将在身体内移动,为身体内发病的细胞自动提供药物,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有时还可以去除手术的必要。研究人员说纳米技术还可以提高身体植入术和组织培养的水平。由于目前这项技术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因此科学家还不清楚它对身体有何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