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admin 2024-04-09 0 0条评论

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认识目前是四个阶段。

1、崇拜自然

距今大约300万年前,人类开始出现,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们主要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生产力水平极低。这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依赖很强,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很强,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这一阶段,人类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各种神话故事的雏形和初级的信仰也在这一阶段出现。

2、利用、改造自然

到距今约8000年时,农业文明开始出现,当农业出现时,人口也开始剧增,因为会生产,储存食物,同时又懂得合作,人类已经渐渐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这一阶段,人类掌握了一定的劳动工具,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逐渐成为自然的主人。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然要依赖于自然。

3、征服自然

到了大约公元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让人类再次飞速发展,人口出现暴增。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征服者和主宰者,利用并超前开发自然资源。

不过人类本性中的贪婪让人类不懂得适可而止,于是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被破坏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和自然的矛盾在此阶段也迅速激化。

4、协调发展

随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得不再宜居,人们开始意识到自我的贪婪对环境的伤害。越来越多的环保思想开始涌现,提倡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社会行为,善待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协调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

二、人类对竹的认识?

人类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三、人类对月相的认识?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四、人类对世界组成的认识?

人类如何认知这个世界?这既是个哲学问题,也是个科学问题。认知是一个通过学习、感觉、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包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处理。

现在,人类对周遭世界有很多的了解,积累了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岩石、湖水;知道小鸟、大树;知道父母、朋友,以及数不清的人物、动植物。我们的知识基本上是很正确的:可以更好地预知湖水、小鸟、朋友的活动或状态。刚出生时我们什么都不懂,可后来还是渐渐认识了周围的这一切。

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么多呢?毕竟,直接从世界得到的信息不过是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一个个无穷小的光子和我们耳膜振动的无规则的气流(即视觉与听觉)。从那一点有限的而且不相关的信息,怎么可能得到系统性的知识呢?

心理学家说,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求欲,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到了3~4岁,他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世界是怎么回事。一个孩子,不会读写,话也说不清,却很快学到许多东西。人类的学习能力不应仅归功于教育、训练或其他专门机构,它似乎还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组成部分。认知科学还显示,知识是如何印入我们大脑并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认知,怎样带给我们外部世界的真实图景?答案就是学习的科学。

科学家在认知科学的领域提出了解释模型:人类的视觉。这种获取进入眼睛的光线模式,把信息转变成在空间存在或运动的物体的精确表达。进入眼睛的光线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空间事物发生联系,我们就不自觉地假定进入视网膜的光是三维世界在二维视网膜上的图像投影。我们从不会认为自己生活在平直的世界。事实上,婴幼儿似乎生出来就相信这一点,他们在看到有东西向自身靠近时,总会向后退缩。

因果结构也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经历与学问之间的判据和纽带,一个事件会引发其他事件。从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知道,湖面起波浪的原因是风的作用,先有风再有浪,两个事件是有因果关系相联系的,正如我们假定的二维视网膜图像与三维物体相联系。大多数因果结构要复杂得多,数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因果的逻辑,由真实的前提导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借助于计算机,科学家能够将那些数学假定转换为可能事件的因果模式的约束。例如,在NASA工作的科学家已经设计出一种程序让机器人根据光谱仪的数据来认识火星岩石的组成,而不需要向地球上的专家请教。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岩石反射的光线来确定火星是否存在过水,因为水在岩石上留下碳的痕迹,会改变岩石的反射光谱。

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依赖于思维和大脑的学习,机器人也一样。不管是儿童还是科学家,所有的学习者都对因果性与可能事件之间的关系做出相同的数学假定。即使只有两岁的儿童,也在运用同样的因果逻辑,根据因果关系学习和认知世界。

“学习”是认知这个世界的必然途径,这也许说明杰出的科学家与普通儿童一样参与了相同的事业——学习。认知世界,获取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什么显贵地位。从根本意义上说,求知是人类进化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权利。

五、人类对元素的认识历史?

自从拉瓦锡1789年列出世界上第一张正确的元素表格以来,整整200年间,人类在寻找物质基元——元素的过程中,尽管有过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对元素家族来说,每增加一个新的成员,都让人类经历一番漫长的等待,而且越是往后,新元素出现的机会就越少。

这实际上是在暗示人们,元素并不是可以无休止地“发现”下去的。就像是一个金矿,你今天可能会挖出一块很大的金子来,而后天,再后天,你就可能一点金子都挖不出来,因为它压根儿就没有金子了。

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的脑子里,存在着某种强磁般的力量,凡是遇到这类问题,它时刻把你引到认识论的“怪圈”上去。如“人类认识的阶段性”、“认识的辩证法”等等。唯物主义也好,唯心主义也好,思辨的世界观会使你在这个不幸的“怪圈”中如坠烟海,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

以下是人类在寻找元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

1741年以前,已经知道但当时并不认为是元素的有16种物质:金、银、铜、铅、锡、铁、汞、锑、铋、锌、铂、钴、硫、碳、磷、砷。

1741—1787年,元素概念业已确立,发现了氢、氧、氮、氯、碲、锰、钼、镍、钨9种新的元素,累计发现元素25种。

1787—1803年,发现了铬、铍、铀、钛、钇、钽、锆、铈、铑、钯、铌11种元素,累计发现元素36种。

1803—1808年,发现了“锇、铱、钾、钠、钡、锶、钙、硼、镁9种新元素,累计发现元素45种。

1808—1842年,发现了硒、溴、碘、钒、硅、镉、钍、铝、镧、锂10种新元素,累计发现元素55种。

1842—1859年,发现铒、铽、钌3种新元素,累计发现元素58种。

1859—1868年,门捷列夫周期系建立,发现新元素12种(其中包括将钕镨分解为钕和镨两种元素):钪、镓、镱、锗、镨、钕、钐、钆、钬、铥、氟、镝,累计发现元素74种。

1889—1898年,发展惰性气体等元素7种:氦、氖、氩、氪、氙、镭、钋,累计发展元素81种。

1898—1907年,发现氡、锕、镥、铕4种新元素,累计发现元素85种。

1907—1937年,发现了镤(1913)、铪(1923)和铼(1925)3种新元素,累计发现元素88种。

1937年,在天然条件下发现迄今为止的最后一种元素钫,累计发现元素89种。

从此以后,人类还“发现”过一些新的元素,但这种“发现”已非原来意义下的发现了,因为这些元素都是以上述元素为基础,利用核反应的方法,即通过用a粒子、氘核、质子或中子对其邻近元素(按照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核作用而人工制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工合成的新元素已经更新了其他为物质基元的大部分含义。

用人工方法制造元素的工作始于1938年,1938—1940年,人工合成了锝、钷、砹3种元素,使人类发现的元素达92种,正好填满门捷列夫周期系。

1940年,人工合成地球上自然界中当时尚未找到的最初2种新元素(铀后元素)镎和钚。1945—1955年,又合成了7个铀后元素镅、锔、锫、锎、锿、镄和钔。

1955年以后,则合成了锘和铹,并初步预见到104—107号元素可能具有的某些特征。

从1741年至今的250年间,人类平均每10年发现的元素还不足4种,而从1937年以来,人类在天然条件下几乎没有发现过新的元素,而只是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了约20种在自然条件下转瞬即逝的“人造元素”。

六、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普利斯特里正是由于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使他陷入“燃素说”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尽管他已经把氧气拿到手,却未能结出果来;而拉瓦锡却能接过普利斯特里手中的氧气,重新解释燃烧,完成了化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这也决非偶然。

拉瓦锡较之普利斯特里、舍勒等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真正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重视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的同时,用批判的态度审查一切旧观念、旧理论,敢于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勇于排除发现氧气征途上的最大障碍——“燃素说”,所以他才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真正发现氧气的人。

七、人类对发酵的认识过程?

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了解它的本质却是近200年来的事。最早词汇的出现也是用于描述酵母作用于果汁或麦芽浸出液时的现象。此外,不同行业对此也有不同的定义。

  

  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

  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生物氧化。

  工业生产上定义的发酵——“工业发酵”:

  工业生产上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的工业生产均称为“发酵”,比如啤酒酿造、味精生产等。

  此外,“发酵”这个词汇在生活中往往是人联想到发面制作馒头、面包,腌制泡菜,制作腐乳,或者联想到食品酸败物品霉烂。

八、纳米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纳米技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病毒和疾病的传播。由于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它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分解有害物质,并避免它们进入人体,从而有效预防疾病。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帮助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此外,纳米技术在农业、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废物,改善环境质量。

九、纳米技术对人类有什么坏处?

纳米技术的坏处

工程科学新近制造的一些纳米粒子可能会引发癌症。纳米技术可以创造并操控1纳米大小的物质。研究人员发现,鱼类摄取少量碳纳米物质后患上了脑癌。实验鼠在吸入碳纳米管(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分子)后出现肺病的症状,就好像吸入了石棉颗粒一样。

纳米技术被应用于新型监视设备会致使隐私泄露。

纳米粒子很小,比细胞小上千倍。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进入生命体后,它们与生命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同的常规物质有很大不同。前期研究表明,一些人造纳米颗粒在很小剂量下容易引起靶器官炎症;容易导致大脑损伤;容易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容易进入细胞甚至细胞核内;表面吸附力很强,容易把其他物质带入细胞内;有随纳米尺寸减小生物毒性增大的趋势;表面的轻微改变导致生物效应发生巨变等。

十、纳米技术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纳米和纳米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定义。 纳米,只是一个计量单位,没有任何技术属性。因此,单纯的某一纳米材料若没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表现,还不能称为纳米技术。

如香烟的烟灰粉末或自然土壤中存在的纳米粉末,虽然它们也能够达到一百个纳米以内的尺度,但是,因为它们没有特殊的结构和技术性能表现,所以这些材料还不能称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设计,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实现原子/分子的排列组成,使其产生某种特殊结构,并表现特异的技术性能或功能,这样的纳米材料才可称为是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可分为两个层次:纳米超微粒子与纳米固体材料。纳米超微粒子是指粒子尺寸为1-100nm的超微粒子,纳米固体是指由纳米超微粒子制成的固体材料。而人们习惯于把组成或晶粒结构控制在100纳米以下的长度尺寸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 目前研究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电子行业这一朝阳产业,纳米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电子复合薄膜,利用超微粒子来改善膜材的电性、磁性和磁光特性,此外还有磁记录、纳米敏感材料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空气质量与工业废水处理已成为城市的一个生活生存质量标志。

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有的表面吸附特性, 使其在净化空气与工业废水处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它比负氧离子先进50年。由于纳米微粒(1-100nm)的独特结构状态,使其产生了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纳米材料表现出光、电、热、磁、吸收、反射、吸附、催化以及生物活性等特殊功能。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功能,而且用量少,但却赋予材料意想不到的高性能,附加值甚高。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纳米抗菌、保鲜、除臭材料等等,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小,比血液中的红血球小一千多倍,比细菌小几十倍,气体通过其扩散的速度比常规材料快几千倍。

纳米颗粒与生物细胞膜的化物作用很强,极易进入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