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冰的科学知识?
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安全场地是指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
初学滑冰者,要注意保持身体重心平衡,避免向后摔倒而摔坏腰椎和后脑。
当滑冰的人多时,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相撞;结冰的季节,天气寒冷,滑冰时间不宜过长,要戴好帽子、手套,穿好防寒衣,休息时,解开冰鞋鞋带,活动脚部,使血液流通,这样可以防止生冻疮。
二、莲的科学知识?
睡莲科,莲属,宿根水生植物。又称荷花、荷、水芙蓉、芙蕖、水芝等。多年生长在水中。草本植物,具横走根状茎,即我们日常吃的莲藕。叶圆形,高出水面,有长叶柄,具刺,成盾状着生。花单生在花梗顶端,直径10~20厘米;萼片5,早落;花瓣多数为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多数为雄蕊;心皮多,离生,嵌生在海绵质的花托穴内。坚果椭圆形或卵形,俗称莲子,长1.5~2.5厘米。我国南北各省广为栽培。莲全身是宝,藕、叶、叶柄、莲蕊、莲房(花托)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种子的胚)有清心火、强心降压功效;莲子(坚果)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功效。莲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藕粉)。荷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莲原指其果实,俗称莲蓬;后花、实都泛称为莲。其地下茎的肥大部分称藕。中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武汉、杭州等地的品种尤多。 莲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分为三大栽培类型,即藕莲、子莲、花莲。以产藕为主的称为藕莲,此类别种开花少;以产莲子为主的称为子莲,此类品种开花繁密,但观赏价值不如花莲;以观赏为主的称为花莲,此类品种雌雄多数为泡状或瓣化,常不能结实。 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忌涨落悬殊和风浪较大的流水,水深一般不宜超过1.5米。生长季茎叶最适温度为25~30℃。要求日照充足,不宜长期在室内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为宜。莲子寿命特别长,千年古莲子仍能萌发新株。莲以分株繁殖较常用,也可播种繁殖。均宜在春季转暖后进行。莲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蚜虫、金龟子等。 砌池植莲,并依水建立桥、榭,构成观荷景区,是中国式园林的传统手法,各地名胜风景,均广泛应用。也适用于点缀庭园水面,净化水体,或作盆栽。藕和莲子营养丰富,生食、熟食均宜。藕可加工成藕粉、蜜饯等。莲子有安神作用,常作汤羹或蜜饯,为中国民间滋补佳品。荷花花瓣、嫩叶可佐食。莲各部分均可入药。 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三、丰收的科学知识?
在丰收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首先,我们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特点,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其次,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组成和作用,了解了土壤中的养分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了解了如何高效地收割和储存农作物。
通过这些科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四、猫的科学知识?
猫是一种可爱的哺乳动物,属于猫科动物。以下是一些关于猫的科学知识:
1. 猫是一种天生的猎手:猫的眼睛、耳朵和嗅觉都非常灵敏,以便于它们捕捉猎物。猫眼的视网膜上有一个特殊的反射层,称为“脉络膜毯”,它可以提高猫在昏暗环境下的视力。猫的耳朵可以旋转180度,以便更好地定位声音来源。
2. 平衡大师:猫的内耳有一个结晶状的器官,称为“前庭系统”,它可以帮助猫保持平衡。此外,猫的尾巴也有助于保持平衡,以及在跳跃和着陆时调整猫的姿势。
3. 独特的指甲:猫的指甲底部有柔软的肉垫,这有助于减轻猫行走时的噪音,同时也使猫在攀爬时更加牢固。猫通常需要定期剪指甲,以防止指甲过长对其生活造成影响。
4. 睡眠模式:猫每天平均睡眠16个小时,但它们通常会分几次短暂睡眠,每次持续约2小时。
5. 交流方式:猫使用多种交流方式,包括声音、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猫会发出各种声音,如喵喵叫、嘶嘶声和呼噜声,以便与同类或其他动物交流。
6. 领地意识:猫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喜欢在家中划定自己的领地。它们通常会用脸颊和身体蹭蹭家具、地毯等方式来标记领地。
7. 智商:猫的智商很高,能够学习并理解某些人类的指令。研究发现,猫可以记住自己的名字,理解简单的人类语言,并可以在训练后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捡回物品等。
8. 繁殖:猫通常在6-12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在野外,猫通常在春天和秋天繁殖,妊娠期约为63-65天。
9. 寿命:家猫的平均寿命为10-15年,但随着科学喂养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猫的寿命正在延长。
10. 品种:猫的品种众多,其中一些常见的品种包括波斯猫、暹罗猫、美国短毛猫、英国短毛猫、布偶猫等。
五、有趣的科学知识?
关于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1.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以拍动200次以上。
2. 鲨鱼的皮肤比砂纸还要光滑。
3. 人类的鼻子可以分辨出超过1万种气味。
4. 一只蚂蚁可以搬运重量超过50倍自己体重的物品。
5. 每个人的舌头上都有不同的指纹。
6. 大象的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记住20年前的事情。
7. 猫的骨头数量比人类少,只有244个。
8. 太空中没有重力,因此宇航员必须进行特殊的锻炼来保持身体健康。
9. 蜥蜴可以自动断尾来逃脱捕食者,然后再长出来。
10. 人类的心脏每分钟可以跳动70-80次。
六、水稻的科学知识?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我国东北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
我国科学家群体对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见的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农民胡代书发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2018年8月24日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发现一种新型水稻种质“小薇”,可以像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一样,在实验室内大规模种植和筛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上。
七、科学知识的层次?
据《聚光灯下的明星科学家》(德克兰·费伊(Declan Fahy)著,王大鹏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学者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个互相关联的层次组成。
第一个基本的层次是知道很多科学知识:理解基本的科学事实、概念和理论。
第二个较高层次的科学素养是知道科学如何运作:知道科学的探索过程,比如科学家使用的不同方法,科学证据的重要性以及同行评议的运作。
第三个最高层次的科学素养是知道科学真正是如何运作的:理解科学是如何被与其他劳动者一样受制于同样的驱动力和压力的个体科学家所开展的。
八、基本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社会学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生物观园、科学历史、地球故事、奇人奇事、生命科学、科技生活、相关下载、UFO、军事科技、科幻世界、数码家电、健康饮食 、科普学术等知识。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九、脑科学知识?
脑科学是研究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细胞、神经网络和神经回路的科学。它关注大脑在信息处理、认知、情感、意识以及行为中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关于脑科学的基本知识:
1. 大脑结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称为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大脑半球内部还有一些主要的脑区,如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边缘系统。
2. 脑功能区:大脑的各个脑区有特定的功能,如视觉、听觉、运动、语言、思维、情感等。在学习、记忆、决策和认知等过程中,大脑的不同区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3. 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是脑和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通过突触(synapse)相互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和神经回路。
4. 神经元连接:神经元通过突触进行信号传递,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兴奋性突触会释放神经递质,引发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抑制性突触会阻止神经递质的释放,降低信号传递。
5.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化学物质。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内啡肽等。
6. 大脑可塑性: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学习、经验和刺激来改变和调整神经网络和突触。大脑的可塑性对于适应环境变化、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7. 睡眠和觉醒:睡眠和觉醒是大脑的两种基本状态。睡眠对于大脑的清理、修复和恢复至关重要。觉醒状态下,大脑负责处理外界信息、进行学习和记忆等活动。
8. 情感和认知:情感和认知是大脑的重要功能。情感涉及对外界刺激的体验和反应,如愉悦、愤怒、恐惧等。认知涉及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判断和决策,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这些只是脑科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脑科学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对于大脑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
十、科学知识卡片?
做科学知识卡片是我们科学课的一项作业,要求在卡片上写上简单的科学道理,
并配上相关的示意图,还可以自己用水彩笔修饰一下。
通过做科学知识卡片,既可以学习科学知识,
又可以积累科学资料,以便随时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