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某一事物是否是生物?判断依据是什么?
依据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二)都有新陈代谢
三)都有应激性。
四)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
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六)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学上常用什么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常用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一般依据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对生物进行鉴定。
三、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属于非生物判断的依据是什
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属于非生物判断的依据是无生命。因为凡是不具备其它特征的物体都不是生物。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会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两点,前者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
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水中。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存的动物急剧减少,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
扩展资料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贮存能量;同时,生物体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散失能量。其中,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贮存能量”,谓之“新”;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谓之“陈”。
生命运动的本质就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据估计,人体内的组成物质平均每80天就有一半被分解,其中组成肺、骨骼和大部分肌肉的蛋白质的寿命约为185天,而组成肝脏、血浆的蛋白质的寿命更短,只有10天左右。
生物体只有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进行新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贮存,不断地进行旧物质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才能延续生命。科学家们应用示踪元素测知,人体内约有98%的物质每年被新的物质所代替,一年之内,几乎全部更新。
由此可见,生命运动区别于非生命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也正是自我更新,生物获得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生物
四、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
茫宇宙,无边无际。在我们这个有日月升落、四季交替的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从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到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数约有200万种。它们可以大致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三大类。生物和非生物,是有着明显区别的,生物能进行自我更新,自我繁殖,并且不断自我进化,而非生物则没有这一特性。猫妈妈能生下一只小猫咪,小猫咪生长成为大猫咪,但砖头却不会再生下一个小砖头,它也不会自己长大。深山中的泉水,几百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生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特性,它们是由什么特殊物质构成的?它们又是怎样进行自我更新、繁殖及进化的呢?这就需要用生物学来加以研究了。生物学,就是研究这些生物体的组织、形态、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如生物的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等。
专家们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确实,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50年代诞生的分子生物学,已经使我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物的奥秘了。为了迎接未来,我们就跨进生物王国的门槛,到里面去巡视一下吧。
资料来源《未来科学家--生物工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