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制作生物标本?
1,选择材料,2,脱水,3,整形,4,固定,5,塑封。
二、生物标本如何制作?
1、首先需要准备好一株带有根、茎、叶、花、果实的植物,因为果实和花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之一,在采集时要尽量保证植物的完整性。
2、采集完植物之后,把植物的茎、叶整理出来,用水将残留在上面的污泥清洗干净,接着用剪刀剪去发黄枯萎的叶片,然后将叶片全部展平,要注意留下一部分叶片反着放,这样将标本压好后就会有正反两面。
3、将标本放在吸水草纸上,如果没有可以使用报纸或卫生纸来替代,接着用订书机钉上吸水草纸两端的开口处,再用木板或是其他较重的物品压在标本上,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这样可以加快标本干燥及成型的速度,
4、等待4到5天后,可以将吸水草纸打开查看标本是否成型,如果没有就再多放置几天,等待标本彻底成型即可。
三、黑藻生物标本如何制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制作海藻标本,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原理、注意事项与操作技能。
2.通过与组员共同制作标本,增强协调合作意识。
二、实验器材:镊子、标本夹、旧报纸、暖风机、塑料板、标本台纸、标签、纱布、铅笔、等。
1.标本的清洗与挑选:先用清水洗净标本,然后分别种类,挑选完整的标本放入盛海的盆里,并用毛笔刷去藻体表面的脏物。
2.将清洗好的标本,置于相架下的解剖盘里拍照。
3.标本的整理与上台纸:将标本盘内盛一半海水和一半淡水的混合水,先选择藻体易烂、柔弱或稀有的完整的标本制作,将标本放入标本盘中等量混合的淡、海水中。
四、如何做生物标本?
1、捡叶子和花,可能一次不能见到所有自己想要的,还会再捡几次。
2、押花,我会用四天的时间,用镊子小心的铺开,花要注意希望花朵呈现的方式。然后用吸水纸,海绵,押花板,还有外面的木板层层隔开,最后用绑带绑起来。每天都要打开翻一下,押花板如果潮湿了需要拿出来晒一下。
3、押好的花在纸上摆开,进行第一步的创作。观察花的色彩和形态,以及和绘画的关系。一般需要1-2小时,可能更久。摆好之后,用铅笔画下绘画部分的轮廓,并拍下相片,将干花和叶子小心收回押花板。
4、水彩的绘画部分是比较确定了,用色和笔法不能犹豫。画好之后,签上名字,待颜料干透。等待。
5、打开画框,将干透的纸裁下,修建到可以放进画框的大小。将白乳胶挤在调色板里。准备一只略微湿润的细毛笔,取出植物标本。先再次摆一下,观察画面的整体形态有没有需要调整的部分,接着在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子的背上刷薄薄的一层白乳胶。大一些的薄叶子比较难刷,经常贴不平。有的叶子干的很彻底,刷的过程中可能就会碎掉。了解每一片叶和花的干燥状态,就可以在刷胶的时候用不同的笔法。
6、将画面粘贴完成后,押在押花板里夹平整。接着放进画框,封入密封袋,冻进冰柜杀虫卵。此时需要将冰柜的温度调到最低,并随时关注画冻起来的状态,一般需要24个小时。
7、虫卵冻杀之后,将画取出,常温回温,半天时间。
8、最后在叶子和花瓣上小心刷上略微稀释过的丙烯酸树脂,晾干之后重新放回画框。一副植物绘画就制作完成了。
五、湖南师大生物标本馆如何预约?
不用预约,免费开放
这些标本荟萃古今,包罗万象:有远涉大洋的千斤巨龟,濒临灭绝的华南虎,重回故土的麋鹿四不像,畅游长江和洞庭湖的中华鲟、白鲟,奇形怪状的扬子鳄、巨蜥,令人恐怖的五步蛇、眼镜王蛇,千姿百态的猿猴、大嘴鹈鹕、鸳鸯、豪猪,绚丽多彩的珊瑚、锦绣龙虾、小巧玲珑的蜂鸟、蜘蛛、蝴蝶,能吃昆虫的猪笼草、距今上亿年的树蕨、人形何首乌…..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六、如何用物理方法鉴定脂肪高二生物?
苏丹Ⅲ染液遇脂肪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为红色,以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这是把化学反应和显微镜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称为显微化学反应鉴定。除此方法外,还可用下面的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将花生种子烘烤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挤压白纸会出现透明的油迹,即说明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
七、在岩石首标本中如如何鉴定和区分7种主要造岩矿物?
辉石:黑色,短柱状,晶体较粗糙,
角闪石:黑色,常因发生钠黝帘石化而略带绿色光泽,柱状,表面较光滑
斜长石:白色,板状
黑云母:黑色,薄片状,质软
石英:白色,粒状晶体坚硬
白云母:白色,薄片状,质软
正长石:常呈肉红色,板状
自形程度由高到低为: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钠-更-中-拉-培-钙(长石)
八、揭秘药材中的生物碱:如何有效鉴定其成分
在我的药材探索之旅中,生物碱这一成分常常让我既好奇又充满敬畏。生物碱类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生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广泛存在于许多药材中,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但是,如何精准鉴定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却并非易事。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希望能对你们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生物碱是什么?
在进入鉴定的详细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物碱的基本概念。这类化合物以氮为主要成分,通常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不仅赋予植物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可能具有药理活性,包括镇痛、抗病毒、抗菌等多重作用。<\/p>
常见的生物碱鉴定方法
在我的实践中,常用的生物碱鉴定方法主要包括:
- 色谱法:如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分离不同成分,为后续的鉴定提供支持。
- 化学反应:如与酸性或碱性试剂反应,用于确定生物碱的存在。例如,用盐酸处理后若出现颜色变化,可能表明生物碱的存在。
- 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UV-Vis)谱和质谱分析。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波长的吸收或质量特征来鉴定生物碱的类型。
- 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药材的种属鉴定,有助于确认特定生物碱含量的植物来源。
鉴定生物碱的步骤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具体的步骤,希望能为你的鉴定工作提供启示:
1. 样品准备
选择来源可靠的药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干燥和粉碎,以便于后续测试。熟悉药材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初步筛查
在对药材进行鉴定之前,首先可以采取简单的化学反应,如与酸或碱的反应,这可以帮助我们初步筛查出可能的生物碱成分。
3. 分离与检测
利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药材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然后采用UV光谱或质谱等方法对这些分离出的成分进行检测,以便确定是否含有生物碱。
4. 量化分析
如果需要了解生物碱的具体含量,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量化测定。这一步通常需要精密的仪器和标准物质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最后,一定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与文献中的已有数据进行对比,以确认结果的可靠性。
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
- 样品处理不当导致的成分损失或变性,如何保持样品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挑战。
- 不同种类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以获得可重复的结果?
- 设备和技术的限制,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获取高端设备的难度可能较大。
总结
探索药材中的生物碱是一项充满挑战却又极具魅力的工作。通过掌握有效的鉴定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材的药理作用,还能为后续的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激励你们在这条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一起为药材的合理利用和推广贡献力量!
九、如何利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须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藏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其它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