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硫化锌结构?

促天科技 2024-12-22 13:21 0 0条评论

一、硫化锌结构?

在几何晶体学上,按照晶体的对称性将晶体分为七个晶系、32种宏观对称类型、230种微观对称类型。

ZnS具有不改变配位情况的多晶型现象,有立方硫化锌和六方硫化锌两种结构。【硫化锌】化学式ZnS,式量97.43。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α变体为无色六方晶体,密度3.98克/厘米3,熔点1700±28℃(202.66千帕——20大气压);β变体为无色立方晶体,密度4.102克/厘米3,于1020℃转化为α型。不溶于水、易溶于酸。见阳光色变暗。久置潮湿空气中转变为硫酸锌

二、硫化锌符号?

化学式 ZnS。自然界存在的闪锌矿是硫化锌矿。硫化锌为仅有的普通白色金属硫化物;熔点1700±20℃,密度4.102克/厘米3(25℃);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于盐酸,不溶于乙酸。硫化锌在硫化氢气流中灼烧后转化为晶体,其结构单元中,硫居于锌原子构成的四面体中,锌也在硫的四面体中,配位数都为4。

三、硫化锌形成条件?

在氨性条件下热分解形成硫化锌。硫化锌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nS,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见光色变深,由黄原酸辛在氨性条件下热分解形成硫化锌。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久置湿空气中或含有水分时,渐氧化为硫酸锌。在H2S气体中灼烧即转变为晶体。α变体为无色六方晶体,密度3.98g/cm3,熔点1700℃;β变体为无色立方晶体,密度4.102g/cm3,于1020℃转化为α型。存在于闪锌矿中。不溶于水、易溶于酸。见阳光色变暗

四、硫化锌研究意义?

可以研究新能源的使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硫化锌发光原理?

晶体硫化锌的发光能力是由于在它的晶格点阵中引入了激活剂粒子(离子或原子)或基质的中性金属原于而产生的。这—过程是在高温煅烧ZnS、激活剂和助熔剂混合物的时候发生的。硫化锌的品态或者是立方晶系(闪锌矿型)或者是六角晶系(纤锌矿型),纯硫化锌的闪锌矿型在1020℃以下是稳定的;在这个温度附近由闪锌矿型转变为纤锌矿型。

一股制备以硫化锌为基质的磷光体时,都是以氯化物为激活剂,很少采用硝酸盐。 并多用助熔剂如NaCl,不过就为NaCl过多会减弱发光亮度

六、硫化锌有毒吗?

有毒,

白色至灰白或浅黄色粉末。见光色变深。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久置湿空气中或含有水分时,渐氧化为硫酸锌。溶于稀无机酸,可溶于碱,不溶于水。相对密度3.98(α型),(d25)4.102(β型)。有刺激性。硫化锌具有优良的荧光效应及电致发光功能,纳米硫化锌更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在电学、磁学、光学、力学和催化等领域呈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

七、怎样制取硫化锌?

谢邀。

这样分析,常温下,我们先把硫化锌融入水中达到饱和,此时按理来说,硫离子和锌离子浓度是一样大的(约为3.46*10^-12 mol/L)。然后我们溶解硫化铜。因为硫化铜的溶解平衡常数远小于硫化锌,所以在溶液中已有一定浓度硫离子的条件下,硫化铜溶解生成的铜离子就会比硫离子少(铜离子浓度约为1.82*10^-24 mol/L);而硫化铜溶解增加的硫离子(与铜离子浓度相同)比原有的硫离子浓度低了12个数量级,那么增加的硫离子可以忽略。另外,硫离子是弱酸根离子,所以会发生水解,硫离子浓度降低,且硫离子的水解度大于锌离子,所以硫离子减少量多于锌离子。而且,硫离子水解,导致溶解平衡被破坏,生成更多的金属离子。所以最终浓度排序结果应是Cu2+ < S2- < Zn2+。

八、硫化锌分解温度?

硫化锌分解湿度为1700正负28摄氏度

九、硫化锌的颜色?

硫化锌

​该产品有两种晶型。

Α型硫化锌是无色六方结晶粉末或白色至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相对密度4.087。熔点1700℃。导热系数25.1 w/(m?K),热膨胀系数(体积):100℃,0.163;200℃,0.395;400℃,0.919;800℃,2.146。

Β型硫化锌为立方结晶。白色至灰白色或黄色粉末。相对密度4.102,熔点l700℃。热膨胀系数(体积):100℃,0.156;200℃,0.386;400℃,0.898;800℃,1.996。

十、镁与硫化锌反应?

镁与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 ZnSO4 = MgSO4 + Zn。因为镁比锌活泼性强,镁与硫酸锌混合之后可以把锌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就会生成硫酸镁溶液和锌。

镁与来硫酸锌反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镁条表面产生灰色物质。锌的表面有黑色固源体生成,溶液由黄色先变浅绿色,后变无色;而镁的表面有浅银灰色固体生成,溶液始终为无色。镁与来硫酸锌反应本身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是为了学习金属活动性而提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