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出境游市场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据报道,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报告》显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与消费增长趋势虽然放缓,但中国出境旅游需求依然潜力巨大,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加成熟和理性。 报道称,从总量上来看,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总量与消费增长都呈现出趋缓的态势。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3%与5.07%,2016年占出境游总数的31.24%,与2015年的26.72%相比,提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量快速增长,2016年达到约5000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经济增长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动因素,西部地区与“新一线”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上升。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买买买”到“游游游”的理性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首次出境旅游的游客居多,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出境游花费的主要项目为购物、参团费用、餐饮和景点门票等。
尽管购物仍然为花费最高的项目,但其比重已经减小。
随着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市场政策等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中国游客旅游需求多样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分享经济、支付手段等新技术和新政策将有效扩大旅游供给。
二、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
1.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2.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
3.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4.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
5.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新趋势:
1.人口总量即将达峰,人口负增长为期不远。
2.人口数量红利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
3.健康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人口质量快速提升。
三、近年来国际形势呈现出的新特点?
一是多极化继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中国的赶超速度继续加快,两国经济总量持续接近。2020年,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GDP首次攀升至美国的70%以上,中美“双引擎”拉动世界经济的作用更加显著。大国梯队加速分化,欧盟、日本经济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经济复苏前景仍不容乐观。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内政治经济受疫情冲击超出预期,不少国家经济运行面临失业率高涨、债务增加、资本外流等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二是大国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互动复杂博弈加剧。美国拜登政府上任后,大国关系开启新一轮调整进程。中美关系迎来拨乱反正的机会之窗。中欧关系持续发展,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如期签署生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顺利完成,双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美国试图重振同盟体系,在抗击疫情、气候变化等领域重返多边平台,但美国是真正致力于多边合作,还是要搞选择性、排他性多边合作,国际社会仍在观望。美国和欧洲同俄罗斯的关系持续僵化,双方政治对抗升级。英国脱欧后,欧洲内部团结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蔓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世界已有260多万人被夺去生命。全球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地区局势仍不安宁,这既有地区固有矛盾的发展,也有疫情导致的一些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转变,还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以及军事干预等行动带来的恶果。中东地区形势混乱,美国空袭叙利亚,延长对伊朗制裁,重返伊核协议充满变数,中东局势难现曙光。缅甸局势持续动荡,军民对峙对抗相当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联动蔓延,部分地区恐怖主义、难民问题、领土争端等持续加剧。
四是全球经济重启增长,温和复苏预期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速将达到5.5%,较2020年增长回升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将实现6%以上的增长。拜登政府出台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疫苗接种计划加速推进,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以上。但美国加大印钞并大量投放市场,对世界经济及美元地位将产生何种影响,引起广泛担忧。其他G20成员国经济增速也都有望实现正增长。不过,全球疫苗接种进度、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外溢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债务高企等风险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五是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字鸿沟继续扩大。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线办公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未来若干年,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或将迎来重大进展,“通信革命”和“智能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工业革命。区块链技术引领数字经济及数字货币发展,萌生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力量,加密数字货币研发和监管将同步加强。大国间科技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各国将加紧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科技竞争将成为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的先导力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
四、立法工作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什么新特点?
从立法内容上看,新情况新课题日益增多已经成为立法工作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强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涉及的相关立法工作,营造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
五、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呈现哪些新特点?
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呈现的新特点是,当前的外部环境对我总体有利,国家安全形势总体可控,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一是由大向强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压力增大。对于我国的历史方位,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由大向强的发展期,战略利益的拓展期,国家安全的风险期, 军队建设的关键期。其中,最核心的是“由大向强的发展期”。我们要准确判断安全形势,正确应对战略压力。
二是以领土争端为核心的安全问题增多。
三是来自海上方向的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四是新型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复杂严峻。
六、人工智能呈现的新特征是什么?
人工智能新特征:
1、通过计算和数据,为人类提供服务;
2、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与人交互互补;
3、拥有适应和学习特性,可以演化迭代。
七、21世纪,人际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社会性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正是这一特点把人的群体关系与动物的群体关系区别开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H益紧密,已打破了地域的界线,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人际关系。领导者要顺应这一变化,自觉摒弃狭隘的地方观念、家族观念,避免感情用事,从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构筑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人际关系。 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八、人工智能虚拟学生以什么形式呈现?
虚拟学生,人工智能产物。2021年6月15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举行“华智冰”成果发布会,宣布“华智冰”正式“入学”。清华大学迎来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
与一般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华智冰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不断“学习”数据中隐含的模式,包括文本、视觉、图像,视频等,就像人类能够不断从身边经历的事情中来学习行为模式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智冰针对新场景学到的新能力,将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模型中,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九、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呈现的特点?
人工智能第二阶段:感知智能。呈现的特点: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这个阶段的关键技术就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环境感知等等。里程碑事件是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测试了30万公里,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可以跳过障碍物,可以开门。现在业界AI的水平处于第二阶段,但有很多技术需要突破。
十、安全生产的新特点?
安全生产的新特点为,
1,必须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全员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2,必须学习和知晓本机台本设备的安全生产规章规定,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生产与安全要要做到三同时,即同时布置,同时检查考核,同时总结。
4,班前检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配戴是否齐全,不齐全不许上岗。
5,建立联防制,班组工友之间互相关照,协助,防止事故的发生。
6,接受有关安全防范,人员救治,防火器具的使用知识,做好应对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