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安全,什么是硬件安全
目前的硬件安全问题主要体现的智能硬件安全,可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做一个初步认识:
1.硬件设计的安全:硬件设计安全涉及到芯片安全、PCB板的安全、硬中断安全。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工具才能够进行研究的,电子电路分析、硬件模块分析、PCB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2.固件安全(OS和非OS):固件通常需要通过逆向的手段来分析。
3.APP安全:APP目前主要以IOS和ANDROID,物联网设备都会有用于控制设备的APP,因此主要安全问题会出现APP中。
4.云安全:物联网云安全问题,基本上都是web方面的问题。
5.通信协议安全:包含PCB版上各模块间通信及与外部设备间的通信问题,还有就是网络通信比如物联网设备、路由器、云三者之间的不安全通信问题。
链接:
来源:知乎
作者:gjde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物联网项目怎么做?
1: 学习他人经验
企业决策者都听到过有关物联网的炒作,但很多人不知道物联网如何能对业务带来实际影响。因此,企业在考虑部署物联网设备时,应该先花些时间与实际应用物联网的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如何利用物联网。
2: 制定战略
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需求,并没有适合所有人的物联网项目。在你试验物联网或提交项目申请书之前,应该与企业关键决策者共同制定战略。这有助于确保用户认同物联网项目,还可以确保物联网项目为企业提供最高价值。
3:先实现较容易的目标
你引进的新技术需要快速的高度可见的成功。如果你的企业IoT战略与其他公司已经有着良好记录的IoT项目一致,应该先专注这些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相对容易实现和产生结果。此外,如果有的IoT项目可展示“项目部署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对比指标,这可以为新的IoT项目奠定基础。
4: 清理你的数据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或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数据可能堵塞网络,IoT项目应该确定你想要的IoT数据,还应该确定你想要清除的IoT数据,你可以自己进行数据清理过程,或者外包给供应商
5: 想想你的客户
最佳IoT项目通常专注于客户的需求。这里很好的例子是市政电车系统,该系统现在使用IoT传感器来预测系统设备和跟踪故障,让维修人员可以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些IoT系统甚至可以在系统故障时发送消息到客户的手机,建议客户改变路线。
6:不要忘记故障转移
对于依赖于稳定IoT数据流的系统,通常都可能面临机器或互联网故障的威胁,导致数据流停止。如果你在使用IoT数据驱动的自动化工作流,特别重要的是,你的故障转移系统需要可以将这些工作流的控制转移到手动模式。
7: 加强安全防范
如果你使用来自互联网的原始物联网数据,这些数据可能给你带来恶意软件、病毒和其他安全威胁。对于考虑使用互联网IoT数据的企业,应该重新评估其安全做法,以确保本地和广域网的安全。
8: 结合IoT数据与现有数据
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联网的最佳方式是结合内部系统记录中的数据。例如,如果你在收集你网站客户行为的数据,你可以将这些数据结合已有的客户信息,例如客户住在哪里以及其他关键数据。这让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客户及其购买行为和喜好。
9: 设置基线和指标
你的IoT项目应该可以与过去公司业绩基准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很容易地展示物联网项目的成效,这可能是收入提高、更好的客户服务、更快的内部操作完成时间、成本节约等。
10: 定义你的下一代IoT应用程序
当你的IoT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时,你应该开始考虑如何应对更多的IoT应用程序。与参与制定战略的业务决策者商讨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的IoT项目向前推进。
最后,你还要有一个符合项目的域名,用于平台的搭建,市场上域名的选择比较多,有com、cn、top,看实际情况选择
三、学计算机学什么专业好?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计算机类专业里面,最常见的两个,如果非要把两个专业做一个对比,那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的宽,软件工程学的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适合深造,软件工程更适合直接走入就业市场。 以上是从专业...
2.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比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开设的院校更少,招生数量更少,也不像前两者的知名度那么高...
3.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的研究方向,是把物体通过传感设备(比如说射频、传感...
四、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物理安全包括的内容:
1、主机的物理安全,包括机柜的安全,特别是硬盘的安全,例如公司的重要数据的硬盘一定要妥善保管。
2、周围安全,相关的网络设备等,网络设备没有被破坏或者因为食物等等导致的硬件损坏。
3、就是环境安全,指其他对自然灾害的抵抗程度,比如水灾火灾、漏电等等情况。
扩展资料:
网络安全的内容:
网络平台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安全的网络结构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便于维护管理和安全控制及功能拓展,并应设置冗余链路及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
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涉及访问控制及内外网的有效隔离、内网不同区域的隔离及访问控制、网络安全检测、审计与监控(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活动过程)、网络防病毒和网络备份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