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第一所康复大学?
6月11日,国内首所康复大学落地山东青岛。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女士共同为康复大学(筹)揭牌。
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
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驻地青岛市。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大学建设,将其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实力雄厚,医养资源丰富,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具备高起点建设康复大学的基础。
康复大学将培养更多康复专业人才,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康复大学建设是新时代的创新行动,担负着为“健康中国”战略服务的光荣使命。康复大学建设将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标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成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身体康复了,生活才有希望。康复大学根植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沃土,承载着残疾人和家庭的期盼,希望康复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中国残联将继续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努力,建设好康复大学,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康复是残疾生命的重建,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残疾人和千万个家庭的迫切需求。我国还有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需要优质的康复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强康复专业领域学科建设、培养康复类专业人才,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养康复服务专业人才,解决康复服务供需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重要条件。
康复大学预计投入43亿,占地1000亩
据悉,青岛已经启动康复大学的建设工作。
二、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
教会大学,一般意义上是指中国西学东渐时期的基督新教教会和天主教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大学,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医学等影响很大,故称教会大学,其中大多为基督新教教会会所创设,5所为天主教教会所创设。
1594年(明万历二十三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这是在中国建立教会学校的开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会大学相继建立。清末,公立大学只有3所,而教会大学就有8所。从民国初到抗日战争中的20年间,在华的教会大学又新建了18所。解放初,中国尚有教会大学21所。
1951年底,所有教会大学都由人民政府接收,其中改为公立的12所,即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津沽大学、协和医学院、铭贤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华中大学、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华西协和大学;接收后改为由中国人民自己办学、仍维持私立、政府予以补助的9所,即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齐鲁大学、岭南大学、求精商学院、震旦大学、津沽大学。经过1952年至1953的院系调整,原教会大学的校名全部取消,或改名,或与其它大学合并。
教会大学在诸多方面,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中国第一所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四、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陈宣恺、陈时于1912年5月13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华学校,在湖北创立的,
说起中华大学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如果说起它的后身——华中师范大学就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了。这所大学不仅是985和211高校,也是如今的“双一流”高校,为千千万万的学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这所学校作为师范类学校,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老师,而这些老师们又为了“祖国的花朵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五、中国第一所汉堡大学?
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于2010年3月正式成立,致力于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培养本土领导人才,并成为麦当劳亚太区市场的培训基地。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提供的培训设施,包括:位于麦当劳中国上海总部的1,565平米大学校园
2间多媒体教室
能够同时提供3种语言授课的同声传译设备
5间互动式教室
1间图书馆,配备互联网接入设备
六、中国第一所法学大学?
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
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七、中国第一所大学?
中国的第一所大学是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
八、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我国第一所金融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起源于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的银行理财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设的金融学科之一。
1998年,上海财经大学设立金融学院,为我国大陆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金融学院。
2006年,为推动金融学科的国际化,上海财经大学成建制批量引进海外优秀学者加盟,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
2019年获批国家级引智基地。
九、中国第一所大学是哪所?
中国第一所大学是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建于1895年。
十、中国第一所石油大学?
新中国最早创办的石油大学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950年4月中旬,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石油工业归口于燃料工业部。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为迎接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要办学培养人才。随即,大连石油厂于同年建立大连石油工业学校,首届招收学员108名,并在11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2002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是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辽宁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团中央确定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时名抚顺石油学校;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1970年更名抚顺化工学院;1980年成立抚顺石油学院;2002年2月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