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无锡的物联网发展的怎么样了

促天科技 2025-04-21 17:33 0 0条评论

一、无锡的物联网发展的怎么样了

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基础越来越“厚实”了。。曾经只是概念的物联网,在应用层面已有好些领域踩实了。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区、一个市、一个省搞一套产业不太可能。“对无锡来说,一个不错的发展远景是与苏州等周边城市联合起来,成为传感器里面的‘硅谷’、创新源头。”无锡在应用、基础技术方面已有不错的积累,在软件、硬件方面有不少优势,把自己的产业拿出来做一个孵化器,率先推进新的技术应用,将能培育出更多的优势产业,例如将硬件结合软件打造物联网数字车间解决方案的哐哐-智造就不错。

二、无锡有哪些物联网企业

太科园新落户的天安智慧,创新科等等都是应用物联网,三大通信巨头是不会少的

三、大哥您好,无锡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你了解吗,有同学在里面吗,我要签约这个单位了,我想问问怎么样,谢谢

我去过那里,环境还不错的,总体来说研究中心走的还是蛮前沿,能接触的公司各个层面都很多,不过真正自主研究的东西貌似不想中科院这类的多。站在整合和广度以及与人接触的角度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院况简介

研究院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采用一套班子两个机构的运作模式。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无锡的传感网技术转化、产业孵化基地。依托微系统所在传感网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无锡新区的微电子产业基础、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开展传感网产业化瓶颈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转化相关科研成果并建设应用示范,快速推进规模性行业应用和公众运营服务。研究院依托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成功申请了科技部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采用与依托单位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模式,充分利用依托单位的人才、技术、标准化、产学研用合作、设备等核心优势与领先地位,有利于引领传感网产业解决在成果转化和技术熟化方面的问题。

研究院以产业化为导向,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部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发起并推动国家物联网(传感网)技术产业联盟的筹备工作。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在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电网、环境监测等行业得到初步应用;并与中国移动、Nokia、Nokia-Siemens等大型企业积极合作,推动物联网引用与规模产业化。

五、物联网在江苏地区发展现状及前景 有人知道么

江苏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标准、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优势。一是在技术和标准方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南京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2008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为300亿元。三是在物联网软硬件、系统集成等环节拥有中电科技十四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美新半导体、南瑞集团、三宝科技、熊猫电子、双桥传感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能力较强。四是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省内部分地区先后启动了工业、农业、环保、电力等领域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开始提供电力、交通、农业、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运营与服务,市场应用正在逐步培育。此外,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经验优势也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同时应当看到,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技术、网络架构、行业应用等许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内兄弟省市相比,我省虽有一定先发优势,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面对激烈竞争,我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才能确保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